查看原文
其他

专访职业规划专家古典:大多数人踩的坑,其实小时候就该被填上!

古典 小花生网 2024-05-03



檩子:今天,来跟我们分享的人有些特别。


首先,他的名字很特别,叫古典,而且这是他的真名。


其次,他的职业很特别,他是一名有着十多年经验的职业生涯规划师(在此之前是一位新东方名师),并且开创了国内本土生涯咨询师培养体系,在这方面算是国内著名专家了。


他还写了不少书,应该有不少人都听说过他的《拆掉思维的墙》,是当年的畅销书。


古典的“思维升级三部曲”


其实,古典是我们的老朋友,早些年我们就分享过他的网络爆文《未来30年,你的子女将面临怎样的职业世界?》,文章里提到,未来主人翁有这么几个技能:


1、有感性的思考力,而不是仅仅是理性思考力;
2、应该有生涯应变能力和创造力,多于规划能力;
3、应该有让自己幸福的能力,让自己成功的、不成功的时候都能幸福

这两年,从疫情到双减,给孩子的教育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和改变。未来世界到底会怎么变化?到底需要怎样的人才?我们从家庭教育的角度能给孩子什么帮助?

我们联系上了古典老师,就这些问题,做了访谈。


他说,孩子们走进社会后可能会出现种种问题,很多都是因为之前的教育并没有帮他们做好思维上、能力上的准备,甚至还挖了不少坑。

和古典老师的交流,涉及下面五个方面,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 从校园直接到社会,孩子会遇到哪些坑?
  • 为孩子规划一条好学生的理想路径,会存在什么风险?
  • 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怎么帮孩子补上职业规划的课?
  • 职业教育这条路,值得走吗?
  • 培养孩子的哪些核心能力,才能应对未来世界的挑战?



01


问题:通常情况下,孩子的职业规划,都是在大学阶段甚至毕业之后才开始进行的。但这里面就存在的一个问题,孩子在学校学到的知识、能力,与社会的需求和个人实现之间有一个巨大的鸿沟。根据你的观察,有没有哪些明显的坑?

古典:谈到职业规划、生涯咨询,其实已经算是在“补坑”了。因为如果教育能做到提前推进的话,本质上就不太需要咨询了。但这是一个最理想的情况。

生涯规划也好,个人发展也好,都会有两类“墙”的存在。

第一类“墙”:发展性的“墙”

你在上一个阶段必须用某种方式来想问题,但这种思维方式,反而阻碍了你下一个阶段的发展。这类问题其实是比较好解决的,它是一个发展性的“墙”。

1. 父母的成功经验,可能会限制孩子的发展

比如,我们的父母亲这一代,在职业规划时,强调要“安定”“踏实”,例如,那时的理想工作就是公务员。因为他们那代人是被恐惧所驱使的,是希望寻求安定感的一代,所以这个思维方式是没有错误的。

但如果,老一辈人还把这东西教给年轻人,年轻人再按这个思维方式往下走,这对他们来说就会变成一个障碍了。

在如今这么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如果家长还很确定地对年轻人说“要定下来”——定一个行业、定一个城市、定一个房子、定一个感情,对年轻人来说这可能就成了障碍。

最近两年,包括疫情在内的一系列变化,让公务员再次成为热门职业。今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超过了150万,迎来了一个报考小高潮。图片来自网络

2. 自己过往的成功经验,也可能困住自己的思维

年轻人刚毕业,可能的确是要先以生存为主。但如果,他在一个城市里面立足之后,还在以生存和消费为主,那他就很难进入下一个阶段。

他只能看到,并只想做赚钱更多的工作,而不是去做对自己职业发展有帮助的工作。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的职场,有些95后年轻员工会起来得快,而有些80后员工却走得很慢。

因为有些95后员工会具备“最好的员工”的特质——他们会相信“相信”的力量。如果他们觉得这个方向是对的,只要跟他过去学的东西、世界观吻合,他就会相信,并且去做。

“相信‘相信’的力量“,可能出自 埃斯特 · 希克斯《吸引力法则》,这句话被广泛引用在企业管理当中。马云曾经多次引用这句话,来激励员工。"吸引力法则",指思想集中在某一领域的时候,跟这个领域相关的人、事、物就会被它吸引而来。

而中间一点的员工,他们相信“看见”的力量,就是他看见了,他就愿意去做;而最糟糕的员工——他们只相信那些确定能得到的事情,但在今天这个时代,确定能得到再去做,就已经晚了。

所以我刚才说,人的发展空间其实有两种“墙”,这第一种“墙”是他过去很成功,如果他想要更成功,就需要突破过去的成功,这是发展性的“墙”。

第二类“墙”:遗留问题的“墙”

但在职业规划中间出现的大部分问题,其实不是发展性的问题,而是上一个阶段没解决、残留的问题,这些问题特别值得通过“生涯教育”解决。

1. 孩子一直“没断奶”,缺乏独立性

我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比如说独立性的问题。

我个人特别建议,每个人在成年后,都要尽可能离开家独自居住一段时间,哪怕独自生活以后再回去也行。因为这样你跟家庭之间也算是一种在经济、情感的依附关系上的脱钩再重建。

但现实是,很多人已经毕业了还是靠着家里,家长也很喜欢继续安排孩子住家里,或者离家近一点的地方,这导致家长和孩子之间始终没有真正分离过。

随着经济的发展,年轻人的成长期变得越来越长,他们普遍晚熟,也更依赖父母,“新型啃老”正流行。啃老意为“长大不成人”,年龄已经成年也有了谋生能力,却未断奶,需要靠父母供养的年轻人,社会学家也把这些人称为新失业群体。图片来自网络

2. 父母总是帮忙规划好一切,孩子失去了做决定的“手感”

并且,家长还很喜欢帮孩子做决定:孩子初中没考好,那就垫点钱上好高中,孩子的高中考什么、大学考什么,甚至去哪里上班,全都是替他做决定,而不是陪他、辅助他去决定的。

而等这个孩子真的30岁的时候,他就彻底迷茫了。

因为家长的经验已经没法覆盖这个阶段了,而孩子自己也完全没有了为自己做选择的“手感”。

但28岁到35岁这段时间,恰恰是人生最重要的时间。这7年时间,我们要完成一系列的选择——在哪生活?在什么城市?在什么行业?做专业还是做管理?要不要结婚?要不要生孩子?生几胎……

这些影响下半生的很多重大决定,都在28~35岁发生,我们也会在这个阶段从子女、学生的角色转变成了更多角色。

在这“黄金7年”的人生腰部转折期,那些以前没有做过独立决定的孩子,根本就没有自己做决策的信心,也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对自我的感觉和做选择的能力。


举个简单的例子,小时候我哥带我玩“魂斗罗”,前面的关卡他总说太难了,就一直带着我玩。但到了后面,关卡越来越难,连他自己也无法通关了,这时候他就把直接把游戏扔给我说,“现在我不会玩了,你自己玩吧。”

这不是在坑我吗,我怎么也玩不下去了,我甚至连玩这个游戏的兴趣都没有了。

现在很多小朋友,对于职业的躺平、厌倦,其实本质来说都是这个问题。他们的自主权和做决策、做选择的能力,并没有在前期得到培养和发展,他对自己没有“手感”,对社会没有认知。

前面讲的这两点,第一是“独立性”,第二是“独立做选择的能力”,这两点都是家庭教育的问题,接下来还有第三点——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的问题。

3. 在走进社会前,没有接受过真正的职业教育

你会发现,现在小朋友可能一直到高考之前,没有任何机会去接触真正的社会,接触一些真实的工作。更不用谈建立对金钱、对于职业的正确理解了……

所以在他生存不愁的情况下,他就会选择彻底躺平,因为没有人教过他职业要学习、职业要创造价值等等。学校也没有完成这方面的社会教育。


许多大学的《就业指导》课程沦为念PPT的“水课”,而教授这一门课程的老师很多都是毕业后直接留校任教的,自己本身没有离开过校园,也未曾真正“就业”过。


02


问题:我们现在很多家长想要做的,就是帮孩子规划一条比较理想或者说稳妥的路径。比如,考上好中学、高中、好大学、找一份不错的工作。但从长远的角度看,这条理想的路经里有没有什么风险?

古典:这个问题,我用三个例子来回答吧。第一个案例,是我最切身的体验。

案例1:成绩最好的,往往不是最成功的

我大学学的土木工程,是2000年毕业。我已经参加过20周年同学聚会了。我估计很多人都有这种感受,就是当你去参加5年、10年、20年同学聚会的时候,你会发现,其实在社会里过得最好的人,往往不是当年班上成绩第一名的人。

有两类人反而会在社会上,相对来说过得比较好一些。

第一类,是当年成绩在第7-10名左右的人,这些人走专业路线是特别棒的。比如,我们班中间第7到第10名左右的同学都考到了博士,做的都是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第十名效应”是一个在教育领域接受度较高,但也存在一定争议的说法,意思是班排名第十左右的学生,比前三名更有创造力和才能,更能够在未来的事业上崭露头角。“第十名效应”又被称为“诺奖效应”,因为不少诺贝尔奖获奖者都符合这一特征。比如,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屠呦呦她在中学阶段的成绩并不突出,也是差不多十名左右。

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是因为真实的业务环境特别适合这部分学生。

这群人既有足够多的智力,能考到超过水平线的成绩,但是他又不内卷,不会去抢从第7到第1名中间那一点点的分数,反而把时间花在其他的事情上,比如参加社团、发展爱好等等,因此这种人容易发展得很好。

第二类,就是学生会干部。这一类人基本上都没有在本职专业方面纵向发展,他们的职位基本是什么项目总包、企业投资……一类的资源整合型或领导型岗位。他们在学校里面发展的,是组织技能、领导技能。

这两种人在大学期间就开始发展不同的模式:一种是通过横向的资源,打通关系,获得自己的成长;另一种是在学术上保持一定的水平,向上发展。

我相信我讲的肯定不是我一个人的个人体验,而是很多人在经历10年、15年再往回看的时候,都会发生的真实情况。

图片来自网络

案例2: 好学生的标准,在职场上不一定行得通

举个例子,有些好学生在企业内为什么发展得不是那么好?

因为他们有三招没有学会:

  • 第一个,不会破坏规则,总在等教科书,不会自己买教科书;
  • 第二个,不会抄作业;
  • 第三个,不去学除了课本以外的知识。

所以,他到社会一下子就傻了。

第一点,大学是先给你教科书再考试,但社会是先考你,你回头再去找教科书。

第二点,在职场上,大部分情况下,来不及等到你读完书再消化,所以你必须学会“抄作业”,学习别人是怎么弄的,再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调整、修改。

第三点,有些好学生,从来不看跟考试无关的书,到社会里,反而就成为了“致命伤”。

这些好学生时代留下的思维模式,恰恰会让孩子在下一个阶段陷入特别大的坑。

这个坑并不是因为资源匮乏,不是因为没有其他路可走,而是你自己在这个地方盖了一座墙:你自认为那个地方没有教科书,没有作业可以抄,没有新的内容值得关注,你变成了一个被自己脑子困住的人。

图片来自网络

案例3: 价值判断“非黑即白”,如果没达预期就想“躺平“…

最后例子,我在书里也提到过。

曾经有一个大三的学生,他过来跟我抱怨说:“老师,我整个大学就废掉了,我当年本来可以上北大的,就差两分,结果我就到了现在的学校(学校名就不透露了)。但这两学校差别太大了!举一个例子,我本来特别喜欢读书,但在北大有40万册书,但这里只有6万多册……”

然后我就问:“既然你这么喜欢读书,你大学读了几本?”

他想了想说:“就3本”。听完我乐了,他自己也乐了。

我说:“你看,这3年你一共就读了3本书,图书馆里有40万册书,还是6万册书,跟你有什么关系呢?如果你真爱读书,在大学博览群书,读了5000本书,那这图书馆之间的差距可能还对你有影响,但你就读了3本。”

北大图书馆,图片来自网络

这其实就是典型的“非黑即白”的思维,这个孩子认为没进北大,人生就垮了,就开始颓废,而不是很务实地想想,我当前的梦想是什么?现在我有什么资源,可以怎么做去一步步实现?

这种“非黑即白”的想法,也来自是高考“一考定终身”的思维:一旦我拿到了很好的门票,我就一辈子都赢了,一旦我拿到了差一点的门票,我这一辈子就都输了。

当然,我并不是说,越差的学校越好。我想说的是,其实从侧翼,从不那么高的小山头,也是能登顶珠峰的,但是大部分人他在没到珠峰脚下的时候,他就不爬了,躺倒了。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也提到,陷入“一考定终身”思维的孩子,哪怕考进了理想的学校,有可能会失去目标、迷失自我。“他们以为考上了北大清华,人生就会带来极度的幸福,结果来了以后发现不过如此。”


今天的年轻人,他老说自己要躺平,我就觉得特别搞笑。因为他们的理由是,“躺平是因为我们这代人跟60后的人生没得比,他们赶上了时代红利”。

其实这个社会有没有以每年8%的速度往上增长,跟你多大关系呢?

就像天安门门口有十二大车道,但如果你连单车都没有,多少条车道跟你有什么关系?因为对于你来说,你现在是在从1楼到5楼的阶段,这个楼是200楼还是300楼,真的没有那么重要。

所以好多事让我觉得,过去的教育似乎没有教给现在的年轻人很多“灰度”的思想。


03


问题:有什么是我们在家庭教育中可以做的吗?比如,怎么去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做一些职业启蒙之类的?

古典:所有的这种改变都是从体验开始的,而不是从过脑开始的。

在过去的时代,其实人类是匮乏知识的,但到了今天,大部分人真正缺的不是知识。因为有了互联网,知识(或者说信息)是爆炸的,知识谁都可以比较方便的获得,百度都比你聪明。

所以这个时候,加强孩子自己对知识的感受和认知,就变得比拥有知识本身更加重要。因此,要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特性,找到自己在社会分工里的定位,从一个单点强劲的特种兵,变成一个通过学习无往不利的开拓者。

在这个过程中,除了需要外界的信息外,还需要很多关于自己的信息,所以我觉得“体验”是最重要的。

带孩子体验职场,可以从我们自己的工作开始

德国是双元制的国家,在初中阶段就会让孩子们分流,到了初二接受职业教育的孩子就会选择一个具体方向去做。比如喜欢汽修,他们就会去修汽车,等到做了一年之后,他们还会回来,重新选择自己的兴趣。

德国小学四年,四年后学生们将会分流到三种不同类型的中学:主体中学(职业路线)、实科中学(中间路线)、文科中学(学术路线)。随着德国教育体制的演化,三轨制不再是彼此封闭的,有了一些制度化的转轨通道,但三类学校无疑有着各自的主要归宿。

我看过一个数据很有趣,在第二次做的选择时,有70%还是80%的人都没有选择之前自己的第一选择。这也就是说,你“站在外面”的理性判断和你真实体验过职业后的选择,差距是极大的。

所以,我们要做的事情是尽可能快的在前期完成职业的体验,做出选择。

在这方面,我对父母们的建议是,如果有可能,可以先带孩子们体验一下自己的工作。

现在很多学校的职业体验做得特别好,他们会让家长们每人出一些资源,比如做银行的、做互联网经理的、做基金经理的……每个人开放一个“job shadow”,或者叫做“影子实习”的职位。学生们可以进入真实的工作中,跟着体验、尝试。

“影子实习”简单说就是指在校学生去企业实地观察,让孩子通过观察员工的日常工作过程来体会,从而确定某个职业或公司是否适合自己。例如,学生可以跟随医生在医院进行巡视、观察老师指导课程、与建筑师一起查看建筑计划等,因为天天跟着那个员工,就像影子一样,所以叫影子实习。

当然,体验的时候,要让孩子体验真实的东西,而不是虚头巴脑的。如果仅仅是孩子去公司走一圈,听那些辉煌事迹,又没必要了。举个例子,体验产品岗位的,就带孩子听听大家开会怎么吵架争论……

带孩子认识自己,完成对自己的体验

从最简单的人格来说——小朋友是外向还是内向的?比如,外向型的人,他跟人待在一起会获得能量;而内向型的人,他自己独处时能获得能量,孩子属于哪一种?

再比如,孩子做事情是计划性的还是爆发性的?看问题是从抽象理念切入的,还是从感性切入的?是一个情感判断性的人,还是一个理智判断性的人?……

每个人都有很多的切入口,当孩子对自己的体验越来越多时,就能越来越了解各个维度的自己。


这就好比一个人刚刚开始跑步,最开始他就只知道“速度”这个概念,慢慢地,他就会知道除了“速度”,还要注意“心率”;再慢慢地,他会知道除了“心率”还有“步频”,还有“步伐”,还有“海拔”,还有自己的鞋是内倾还是外倾……

维度越多,他对自己的体验的画像就越清晰,他就越有可能在众多的知识海洋和社会网络里面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04


问题:最近,我国也开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孩子会被提前分流,面对真实职场的一个时间会提前。你怎么去看待这次职业教育改革?

古典:虽然可能会被骂,但我还是要讲。我觉得,从5年、10年比较长远的角度来说,它是一个好事。但是从短时间看来,它可能不是一个好事。

从长远来看是件好事,社会资源得到更好的分配

首先谈谈中国大学就业率的问题。大学现在把考研也算成了就业,在家待着也算就业,淘宝开店算创业……所以,大学就业率的数据其实不是那么真实。具体数据我就不说了,但是确实比较低。


受疫情影响,近两年应届生就业形势严峻,相当数量的企业收缩了招聘名额,但一些高校的就业率仍然高达90%以上,这引来不少质疑。尽管教育部门明令禁止,但依旧有高校软硬兼施让学生用“就业证”换“毕业证”,如果没找到工作,就写“灵活就业”,碰到核查就说在做自媒体…图片来自新华社

另外,如果要想培养真正优秀的研究生、研究学者、研究人才,现目前的大学教师资源是不够的,也不够平均。

也就是说,只有那些顶级大学,比如211、985这些学校,还有机会出一些研究型的人才。但是整个中国有3000多个大学,后面的那一大截,说实话根本培养不出来什么研究型的人才。

但是这些学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又依然是按照培养研究性人才设计的,应用学科非常少,这就造成了人才和资源的双重浪费。

中国高校分布图;截至2020年6月30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3005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740所,含本科院校1258所、高职(专科)院校1482所;成人高等学校265所。图片来自网络

这就像古时候,每年上京赶考就只有3人中,但是却可能有5000人在“陪跑”。那这些陪跑的人就比较惨,因为没有人正经教他,学术研究又上不去,时间又耽误了,只能拿个文凭毕业。可能过去10年,文凭还可以让我们做一些知识管理工作,但现在已经不行了。

所以大学文凭可能更多地只作为一种智商考试的证明出现,但是这种智商的水平,又跟有没有掌握就业技能、能否在社会上获得成功,没有什么关系。

另外,高职院校的孩子就业率将近95%到100%,这是真的数据。这就说明,在社会适应力这个指标之上,差一点的大学可能并没有比好一点的职业教育更加有帮助。

所以,对于那些学术志向不强、学术能力不高的人,他们不进以学术研究为导向的大学领域或许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只是短期没那么光鲜而已。

从官方公布的数据来看,2017-2019高职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三年超过本科毕业生(2020年全国数据尚未公布)。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高职高专的毕业生,就业率确实比较高,但薪资待遇比较低。而且在就业选择上,本科生也有更多的选择和机会。

如果孩子就处在变革的5年内,要谨慎

但还是要特别真实的说,这样的改变可能的确会牺牲前5年的人。

因为前5年,国家只能预判有某些需求存在,职业教育的红利还没有真正到来。另一方面,职业教育的发展也需要一定时间,可能5年以后职业教育的学风、师资等方面才会有有效的调整和提高。

如果你的孩子在这5年内必须要被分流,那其实家长还是要自己使劲,多参与到孩子的家庭教育中来。虽然现在不让校外机构补课了,但没说不让爸妈帮忙,对吧?当然,前提是你真的觉得孩子是学术的料。

但如果孩子真的并不感兴趣,那就让他好好地学一个技能或者发展一门兴趣,美术、音乐、舞蹈……反正等他到了一个阶段以后,还是有很多机会去深造的。

而且以后职业教育的学历也跟大学打通了,职业教育毕业以后也会有机会读书,这条道路是打开的。

目前职业教育已经贯通了中职、高职、本科、研究生、博士的升学通道。中高职学生可以通过职教高考进入到本科院校,但是985、211院校一般只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另外在在“世界技能大赛”中获奖的中职、高职毕业生,具备保送至本科高校深造的资格。

我们现在家长们还是会有普遍的担忧,会认为人生就是“一次定终生”,而不是持续的长跑。会觉得如果没有走向预设的人生就会毁了孩子,其实孩子是没有那么容易被毁掉的,要知道孩子自己的生命力是很强健的。

05


问题:父母其实就是孩子的第一个职业规划师,到底可以培养他的哪些能力,才能应对未来社会的这种变化与挑战?

古典:我觉得讲能力还有点早,首先要讲思维。

有种理论模式叫“知信行”,类似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意思是,首先你要“知道”,但“知道”之后还不会马上“行动”,因为你还不“相信”。因此你得积累很多关于自己、关于外界的体验、进行实践印证后,才会“相信”。“相信”之后才会“行动”,“行动”就会结果,而这个结果会让你更“相信”,于是就形成了一个正循环。

知信行理论模式:Knowledge,Attitude/Belief,Practice,简称KAP,是用来解释个人知识和信念如何影响健康行为改变的最常用的模式,由柯斯特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

所以,首先是家长的思维上的改变:

变化是常态,培养孩子灵活变通的能力

第一个改变是,要明白,在很长一段时间,这种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会越来越厉害。这个世界就是趋向于越来越不确定的,变化越来越快、越来越短、越来越不可预测。

所以,一定要有心理准备,鼓励孩子们有人生长跑、灵活变动的能力,远远比让他们有一锤定音、咬牙硬干的能力强好多倍。

我们以前追求“稳定”思路,可能得重新调整一下。因为孩子的一辈子,变化会很多,而你只能陪他一段,后面只能靠他自己。

就像带孩子打游戏,你只能陪他打前三局,后面只能靠他自己通关。游戏每一关都不同,上一关还是魂斗罗,下一关就成了超级玛丽,甚至连游戏规则都改变了。学会让孩子适应这种变化,让他自己能搞定多变的游戏,比你写好游戏攻略让他照搬更重要。

不可复制的个人知识,最重要

第二个思维上的改变是,个人的知识在未来会越来越重要。以前,对于物理世界的知识更重要,比如,谁掌握了电,谁就厉害,但现在,每个人都能掌握电,每个人都有电。

而且,现在每个人都有电脑,只要愿意看,连哈佛大学的课程都能听明白。所以,这个时候,知道“我要学什么”、“我适合干什么”,比知道这个世界是什么更重要。

当然,世界观也很重要,但是我觉得更重要的是价值观——“有意思比有意义重要”,因为“有意义”是从世界的角度看的,而“有意思”是他们自己的角度看的。就算再有意义,没意思他也干不了。

有意义比有意思更重要,是古典《拆掉思维里的墙》中的观点:与其迷失在寻找人生意义的海洋里,不如从有意思的小事做起,价值不分高低,每一件很珍贵。

有了上面这两种思维,接下来,才会谈到核心竞争力的话题。关于核心竞争力,我比较认同的是两个体系。

两个值得借鉴的培养体系:“4C” 和 “全人教育”

第一个体系是由P12提出,美国主要主导的——21世纪的四大竞争力,称为4C。

P21是美国全国教育协会 (NEA)、美国教育部 、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基金会、苹果电脑公司、微软公司等倡导成立联盟组织,旨在促进K12教育的核心地位并为21世纪发展做准备。

第一个,Creativity 创新的能力。你去学习、去follow,还不如直接创造。

第二个,Colllaboration 合作的能力。因为整个社会是个大网络,你不能跟上下游合作就相当于0,所以你要把自己嵌入网络里面去。

第三个,Communication 沟通的能力。合作和沟通是不太一样的,比如说“非暴力沟通”说的是沟通的能力,而合作是靠智慧连接的

《非暴力沟通》是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的作品,书中描述了许多语言中的隐形暴力,并提出了沟通方面的有效建议。

最后一个能力,Critical Thinking,也就是批判性思考。经过沟通、合作、创新,太多东西涌进脑海,所以需要独立思辨的能力。说白了,就是信息过量了,你不能“傻白甜”,啥都信,得自己有独立的思考能力。

当一个人,他有独立的思考能力,既能合作,也很好沟通,并且他还能创造一些新的知识出来,那这个人就是很优秀的。

上面讲的这套体系,更多是从社会竞争力的角度来讲的。

另外一套体系,是从人的角度来讲的,被称为“全人教育”,强调人自身,以及与周围世界的关系。

“全人教育”最早来自于人本主义教学理论,以美国著名心理学罗杰斯为代表。他们认为:真正的学习经验能够使学习者发现他自己的独特品质,发现自己作为一个人的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习即“成为”,成为一个完善的人,是唯一真正的学习。而这正是全人教育的理念基础。

第一个关系,是人跟自我的关系,比如兴趣、人格、价值观,动机、情绪……

第二个关系,是你跟他人的关系,包括了两个比较重要关系:亲密关系和亲子关系。

第三个关系,就是人跟社会的关系。这里面包含两个比较重要的主线:一个是跟职业的关系,职场;另一个是金钱的关系,财商。

第四个关系,人跟自然的关系。也包括两方面:范围小一点的,即人跟自己身体的关系,比如健康、死亡;范围大一点的,即人跟大自然的关系,比如养花种草、养宠物。

最后一个关系,是人跟宇宙的关系,比如:我的使命是什么?我跟时代、社会的关系什么?人类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人类跟其他种群的关系是什么?

4C体系,更多强调人与社会的关系,所以4C围绕的是人在社会中应该获得的核心竞争力;而“全人教育”,则落到了人的修为、修养方面。这两个体系都是我比较喜欢和推荐的,希望给大家一个参考。


古典的《拆掉思维的墙》《跃升》等书籍,
可扫码直接购买


相关阅读:

点个“在看”,我们就不会走散~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